![]() |
|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以“谁杀了欧盟通译员?”为题,探讨“自动化”是如何悄悄潜入欧洲联盟各大机构,而翻译人员又是如何成为首批受害者之一。
Politico报道指出,以飞快速度处理欧洲语文的高科技已经取代了数百名为欧盟工作的通译人员,让布鲁塞尔这些多语言机构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部门之一大幅缩编。
而这可能只是起步而已,因为新的人工智慧(AI)工具有可能进一步取代人类。
在欧盟这样一个複杂的机构之中,翻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每一份官方文件在生效前都必须译成欧盟全部24个官方语文。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数据显示,在扩大使用机器翻译的情况下,旗下翻译部门过去10年缩编幅度达17%。
对于欧盟通译人员来说,他们对过去花好几个小时翻遍积满灰尘厚重字典的日子可是一点也不怀念。
在欧盟执委会机器翻译部门担任主管的资深通译官佛蒂(Markus Foti)告诉Politico说,科技省下了宝贵的时间。“1999年或管他哪一年的时候,我会花时间走到图书馆查看相关段落,接著才能动手打字。现在可以把这些时间花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上了。”
● 工作变多只有机器能扛 人力掰掰
根据欧盟执委会发言人的说法,欧盟执委会通译人员的工作量,从2013年的约200万页增至2022年的250万页。
2013年推出一个全新的数据驱动引擎,但短短4年后就被一个更複杂、性能更好的翻译系统取代。这些先进工具物超所值,因为有了这些工具,才有办法以更少的人力完成排山倒海般的欧盟立法条文。
但这让翻译人员本身付出了庞大代价。
欧盟执委会表示,欧盟执委会翻译部门的纳编人员已从2013年的约2450人减至2023年的约2000人。
而根据欧盟员工工会的说法,同一时期,通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倦怠案例显著增加,据说这与工作量和工作表现压力节节上升有关。
过去10年的外包占比增加,从2013年总产量的26%增加到2023年第1季的36%。而欧盟执委会翻译支出从2012年的2650万欧元增加到2023年的3580万欧元之后,外包预算也从2012年的1260万欧元增加到2022年的2040万欧元。
工会坦言:“捍卫多国语文并非一场高人气的战役,因为它代价十分高昂。”工会同时认为,翻译职位的削减恐削弱欧盟的多语制度,进而让英文语文渔翁得利。
● 萝卜走了不见坑 年轻人叹前途茫茫
年轻一辈的翻译人员抱怨说,他们在这波自动化行动中首当其衝,因为尽管工作量增加,欧盟执委会入门的初阶工作却少了大半。
他们还注意到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退休的人多,递补的缺额却变少,因此他们的机会比前几辈的人都要少。
据欧盟执委会说法,每年新聘的翻译人员数量从2013年的112人下滑至2022年的59人。
一名想挤进欧盟翻译窄门的民众在社群网站脸书(Facebook)匿名发文说:“翻译、语言协助、校对的工作,似乎永远没有职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开会信号异常 这位彭丽媛系高官危险 |
2 | 把自己逼上绝路 习近平为何突然降调 |
3 | 美宣布起诉两华人,有人已逃回中国 |
4 | 连爆灭门案 这个行业已成中共高危职业 |
5 | 汽车巨头发声 要从中国撤退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商鞅王安石与邓小平 | 阿妞不牛 |
2 | 乌克兰反攻何时开始? | 山蛟龙 |
3 | 川普强奸老太太 | 老農民 |
4 | 中国凭什么与美国争霸 | karkar |
5 | 汪精卫其诗其人 | 俞频 |
6 | 俄罗斯明年还有5.9吗? | 山蛟龙 |
7 | 吃惊:400人上海旅游团全跑掉 | 幸福剧团 |
8 | 说你有罪你就有罪的新时代 | 不合群 |
9 | 胡耀邦被逼下台后,孤掌难鸣的 | 高伐林 |
10 | 中共当局与美国政府对我的联合 | 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