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2025年,8500万个工作将被机器取代

www.creaders.net | 2023-03-05 21:40:18  CTWANT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AI帶來的新發展機遇涉及範圍非常廣,但也引發了人們擔憂自己的工作被取代。(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近年来许多公司已经将人工智慧(AI)纳入其日常工作。美联社从2014年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撰写季度收益报告,亚马逊在2016年首次试点了无收银员的AmazonGo便利店。但最近出现的基于人工智慧的工具,例如OpenAI的ChatGPT,进一步打开了这扇门;Netflix最近更使用AI为一部新的动漫短片绘製背景。

尽管AI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涉及范围非常广,但也引发了人们担忧自己的工作被取代。聊天机器人开发商Tidio对1200多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69%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到2025年,劳动力从人类向机器的转移将取代8500万个工作岗位。

世界经济论坛的同一份报告还发现,到2025年,自动化将创造9700万个工作岗位,这表示雇主必须重新考虑如何为未来AI驱动的工作场所培训员工,AI的发展让雇主有必要重新思考员工所需的技能和发展机会。管理谘询顾问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人才与组织全球主管克里斯蒂.史密斯(Christie Smith)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不希望大家只看重员工的工作效率,在新的雇主与僱员关係中,公司需要培养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并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投资员工。

然而,雇主们应该预料到有些人会对技能提升产生反感。如果主管和领导者一直只是高高在上地强调这种变化是多麽激动人心,那麽就不太可能让员工团结。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人缺乏良好的人工智慧素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授凯特.凯洛格表示,他发现很多人厌恶演算法,他们不信任人工智慧,或者他们不太确定如何使用。

Christie Smith表示,在埃森哲,客户会接受关于他们拥有的技能、需要的技能以及技能差距的评估。然后各公司製定具体的学习路径,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和技能再培训。最常见的技能可以分为两类:数据和分析能力,以及围绕透明度、同理心和人际关係的人际技能。此外,还要考虑员工必须学习的非自动化技能。达尔指出了三项需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批判性探究、评估人工智能工具产出的质量,以及道德规范。

在职学习是提高员工人工智能技能的最佳方式之一,管理者甚至可以通过使用相关技术来培训员工。例如,引入聊天机器人或根据员工的具体角色和职能创建人工智能内容和学习模块。Christie Smith表示,在这个工作新世界里,不能只关注技术技能了。要想在劳动力市场上取胜,吸引并留用合适的人才,你必须确保自己正在培养那些在人工智能或任何技术中都无法複製的人际技能。

随著人工智慧变得越来越普遍,领导者们必须让员工队伍为未来做好准备,否则,就会错过经由技术为员工赋能的红利。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媒:秦刚或身亡!俄副外长6月来京 掀起巨
2 完了!习近平终于没忍住 把手伸到这里
3 秦刚已死? 习近平身边缺少两种人
4 央视转播 这句关键词突然不见了
5 人到晚年,不要和老同学聚会了 原因很现实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被打爆!中国2000辆全地形车 才上战场就被
2 北京多年饮鸩止渴,一场海啸将呼啸而至
3 美媒:秦刚或身亡!俄副外长6月来京 掀起巨
4 人人自危 没人敢扛 习这下傻眼了
5 鲜为人知:毛泽东竟是这样游长江
6 完了!习近平终于没忍住 把手伸到这里
7 秦刚已死? 习近平身边缺少两种人
8 央视转播 这句关键词突然不见了
9 人到晚年,不要和老同学聚会了 原因很现实
10 一篇中国留学生的自白:爸妈,别再劝我回国
热门专题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再指点一下习老大,立刻回归胡 renweida
2 目前中美GDP差距是在扩大还是 赵大夫话室
3 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 弓长贝占郎
4 时也,势也,基辛格不宜过奖( 古林风
5 2023金秋故乡行(17)居延海, 绿岛阳光
6 老谢 南来客
7 史上最牛大骗子的这段黑历史为 金复新
8 泰国见闻:王室,佛教和性旅游 米笑
9 心流作为的本质理性和本质感性 方方
10 作家王庆民与其他网友在推特上 革命军中马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的格局:该不该有挺川建制 不合群
2 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不要弯弯绕啦 阿妞不牛
3 史上最牛大骗子的这段黑历史为 金复新
4 基辛格的“功过” 远方的孤独
5 说他们傻,是最大的理解温情甚 阿妞不牛
6 老妖终于死了 山蛟龙
7 基老一封信,百岁老人变“百天 体育老师
8 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哼着《 体育老师
9 再指点一下习老大,立刻回归胡 renweida
10 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 弓长贝占郎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3.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