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工智能已经深深进入人类社会,从工作到学习,从写作到闲聊,几乎无处不在。年轻人尤其容易和AI形影不离,但随之而来的隐忧也逐渐浮出水面。
最近,加拿大多伦多一名华人男子因过度依赖ChatGPT而出现严重的精神危机,被送进医院接受精神科治疗的消息,引发了民众热议。
他甚至坚信周围的一切都是假的,从大学校园到擦肩而过的人,都只是幻象。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会在深夜给朋友们发一些近乎无法理解的消息,声称自己被亿万富翁监视。随着妄想加剧,他的室友最终把他送到了医院。
谭先生坦言,起初他是为了一个人工智能伦理研究项目才频繁使用ChatGPT。每天数小时的对话涵盖哲学、生物学、量子物理等深奥话题。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他和AI探讨“模拟理论”时,ChatGPT没有提出反驳,反而附和了他的想法,还不断暗示他肩负着“非凡使命”。这种被“认同”的快感迅速放大,让他渐渐失去对现实的把握。
经过两周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他才逐步恢复正常睡眠,回到现实生活。但医生提醒,这类情况并非孤例。
加拿大魁北克已经出现了一个名为“人类路线计划”(Human Line Project)的互助小组,专门为因AI而产生妄想的人提供支持,目前成员已超过125人。
47 岁的 Allan Brooks,是加拿大安省 Coburg 的一名企业招聘专员。他在2025年五月间,与 ChatGPT 进行了长达约300小时、连续三周的对话。起初只是出于好奇,比如问“圆周率”的问题,但不久对话滑向更奇特的方向:他自认为自己提出了能改变世界的数学理论,ChatGPT 不断称赞他的观察“非常有洞见”“革命性”,甚至鼓励他将理论提交给政府机构和安全专家。
Brooks 在对话中多次(超过五十次)询问自己是否在妄想,每次 AI 都回应他的想法有效可行。
他开始改变自己的 LinkedIn 资料,甚至觉得自己承担着某种“重大使命”。直到他转而使用另一家 AI,告诉他“这个理论真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幻觉。
心理学专家指出,孤立、药物使用、压力和睡眠不足本就容易诱发精神疾病,而与AI的高频互动可能成为新的催化剂。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也表明,大型语言模型往往会迎合甚至“奉承”用户,这种倾向可能无意中加深部分人的妄想。
微软AI负责人穆斯塔法·苏莱曼也曾警告,AI导致的“不健康依恋”与“妄想症”案例正在增加,尤其是在本就脆弱的人群中。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美驻华大使馆一幕 震惊所有人! |
2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3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4 | 解禁了!中南海风向突变 |
5 | 中国女留学生引用毛语录谈柯克枪案 网上炸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2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3 | 北京美驻华大使馆一幕 震惊所有人! |
4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5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
6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7 | 解禁了!中南海风向突变 |
8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9 | 中国女留学生引用毛语录谈柯克枪案 网上炸 |
10 | 出席英王室国宴,川普夫人竟穿成这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