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Facebook向谷歌宣战 硅谷的力量巨大无比

www.creaders.net | 2014-03-31 08:00:16  德国之声中文网 | 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Facebook继收购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之后,近日又宣布斥资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公司Oculus。Facebook由此押注于由可穿戴设备主导的下一波科技创新。

  社交媒体、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皆已成为过去。如谷歌和Facebook的互联网行业巨头仅对以下问题感兴趣:明天和后天流行什么?未来人们会用何种"神器"上网?谁会最先发现它?

  诸如北德意志电台编辑埃克特(Svea Eckert)的行家坚信:可穿戴上网设备主导未来的流行趋势,即那些可以固定在身体上、对语言命令和可视信号作出反应的设备。埃克特介绍说,研发人员最终想要的是一种人机合一的境界,就像现在很多人寸步不离手机,手机俨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一点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现实。

  如 谷歌眼镜一类的信息眼镜就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该眼镜的其中一个镜片具有微型显示屏的功能,眼镜可将用户所见信息传送至镜片。此外,用户可用眨眼启动拍照和摄像功能。这一支智能眼镜虽然还在测试阶段,但是谷歌在围绕未来流行趋势的竞争中再次处于领先地位。

  Facebook凭借收购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公司Oculus也欲迎头赶上:新创公司Oculus研发了Oculus Rift虚拟现实眼镜,用户可在虚拟世界感受3D场景。这款环绕式眼镜会对所有头部动作作出反应。迄今为止,这是一款为电子游戏而设计的眼镜。Facebook创始人则想象,未来用户可利用它完成足不出户上学或看医生等活动。

  错过手机行业的发展

  埃克特深知:"Facebook必须不断更新自我,以保持其市场地位和继续发展。增长是关键,绝不能停滞不前。" Facebook错过了手机行业的发展。埃克特继续说:"Facebook在移动设备上仅是一个普通的应用软件,是我们屏幕上所有图标中的一个。"Facebook却想成为我们上网的设备和平台。因此它现在尝试利用Oculus Rift眼镜达到这一目标。"

  正如谷歌眼镜,目前市面上也仅存Oculus Rift的测试版。用户还要自己编程。苏黎世艺术学院"形象化互动"老师莱讷(Max Rheiner)是体验用户之一。他在一项研究项目研发了一个模拟器,在这个模拟器中人们可以通过Oculus Rift眼镜"变身"天空中翱翔的赤鸢。莱讷介绍:"大部分受试者都对其着迷不已,特别是飞翔和悬浮的感觉。"

  尚在测试阶段

  莱讷同时也承认,这一技术尚不成熟。眼镜反应较慢,图像也不总是清晰。"我们的模拟器模拟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俯冲和空中翻转等动作。如果不能百分之百的准确呈现,人们则会有不太舒服的时候。"

  埃克特第一次戴谷歌眼镜,也有过不适的感觉。她回忆说:"我觉得自己受到束缚。"其他体验者也抱怨有恶心想吐的感觉。

  为使该技术达到市场成熟水平,研发人员还要继续钻研。除谷歌和Facebook,其他竞争对手也跃跃欲试,例如美国智能眼镜创业公司Vuzix、来自英国的"黄金眼"(Golden-i)、专注于"移动信息眼镜"的法国Laster Technologies公司和来自意大利的Si14。华盛顿大学已经在研究一款可以上网的隐形眼镜。

  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直接将芯片植入眼里和脑中?莱讷认为:"隐形眼镜(上网)在不久的未来或将可行。但是脑部植入芯片?我不想妄下定论。"

  硅谷的力量

  信息保护者已表现对谷歌等信息眼镜的担心,莱讷完全可以理解这一点:"不同的功能令我着迷,"他说:"但是这一技术的功能当然也为 个人隐私的方方面面开启了一扇大门。如果人们没有预计到这一点,并对此做好准备,后果则不堪设想。"

  埃克特却坚信,美国国家监管部门阻止不了 硅谷大公司的脚步。"美国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目前已巨大无比,"她分析说。

   0


当前新闻共有2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4年03月31日 18:28
扎克伯格身家245亿 吃40元蜜月餐不给小费更多精彩点击:http://www.creaders.net更多精彩点击:http://www.creaders.net

这个傻逼买通网络,把丑闻给删掉了!狗逼吝啬鬼!!!! 我从来不用FACEBOOK。 我应该叫它, BUTTBOOK!!!
2014年03月31日 11:25
想象力的确是无穷的。谷歌眼镜只能让被洗脑的谷歌粉们激动,与让普通大众舒服的运用风马牛不相及。在一只眼睛的视场上显示其它信息是要分散注意力的。IT精英们在利用丰富的想象力之时,最好也能听听在其它,例如医学,人机工程或公共交通安全,领域工作的人的意见。IT设备的最佳结构形式不是无限的。看看现在的平板电脑用户,有多少可以完全放弃物理键盘。再看看那些二合一的尝试,无非是把显示变厚键盘变薄。比来比去,大概还是最初的“膝上”电脑结构最合理。下一个关键的变革领域是电池,看看谁能在这个领域冒出头来。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2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3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4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5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