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热议:大数据算法正在制造分裂

www.creaders.net | 2025-11-09 19:17:42  Mollie Engelhart/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作为一个专栏作家和网络社媒活动者,我注意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互动量最高的帖子很少是那些能凝聚人心的帖子,它们通常是那些煽动情绪、激怒他人或挑起分歧的帖子,也是那些迎合大数据算法(algorithm)的帖子。

然而,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维持正常互动。当一篇帖子表现良好时,我自然会想:好吧,人们对它有反应。这会影响我接下来发布的内容——我的表达方式、重点,甚至我对自己“领域”(lane)的定位。

如果表现最好的内容实际上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那该怎么办呢?

例如,我知道我文章的某些话题很吸引读者。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应该只写那些能获得点击量的文章?或者我是否有责任继续写我认为有意义的文章,即使它们不会在网上爆红?

上周,我发布了一段在我牧场拍摄的短视频。我站在牛群旁边,谈论进口阿根廷牛肉的决定,以及我指出这对美国农民来说并非好事。通常我的视频播放量在7,000到10,000左右。而这段视频的播放量却接近80,000,仅仅因为我在这个视频中提到了唐纳德·川普总统。

随之而来的是两千多条评论,其中不少充满恶意。有人骂我愚蠢,说我“活该”。还有人说我老得快,或者说我看起来不健康。甚至有人诅咒我的家人。

但有趣的是:从来没有人当面跟我说过这些话。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友善。我们可能会有分歧,但我们仍然会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彼此。

然而,在网络上,规则却截然不同。算法奖励分裂,而分裂又能提升用户参与度。用户参与度促使内容创作者更加专注于任何能引发热议的话题。这是一个循环:愤怒带来点击量,点击量带来收入,而收入又反过来刺激愤怒情绪。

【名家专栏】大数据算法正在制造分裂

问题在于,我们越是深陷于这种反馈循环之中,就越容易把它误认为真实生活。我们开始觉得世界就像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区一样残酷分裂。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社交媒体是一种精心策划的、人为营造的设计体验,与现实世界几乎毫无关联。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甚至自己做了一些小测试。当我发布的内容是关于上帝,关于信仰、感恩,或者任何能带来平和的话题时,互动量会急剧下降。但当我谈论政治时,互动量却会飙升。

所以我不禁要问:人们对政治的虔诚程度是否超过了对上帝的虔诚?还是说,算法会放大那些让我们愤怒、沮丧或分裂的事物?

因为这套系统似乎更倾向于奖励令人恼火的内容,而不是激发灵感的题材。算法深知愤怒的传播速度远超平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模式无处不在:那些容易激怒人们的内容总是传播得更远。这绝非偶然。机器正在精准地学习如何让我们不断滑动屏幕,而冲突正是它最喜欢的燃料。

但是当分裂有利可图时,团结就开始消失。当愤怒的声音被放大时,和平的声音就会被淹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比实际情况更加充满愤怒。

这种信念塑造了一切,包括我们的谈话、我们的政治,甚至我们的安全感。它让我们害怕说真话,因为细微差别不会流行开来,平和善意也不会迅速传播。

所以,我们面临的真正选择或许不仅仅是我们消费什么,而是我们创造什么。

作为网络社媒内容创作者,我可以追求流量,也可以坚持做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情。我可以谈论那些能带来点击量的内容,也可以讲述真相,即使讲述真相不会得到应有回报。

因为事实是,神并不衡量受众的参与程度。

他衡量的是勇气、正直以及即使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也愿意坚持说真话的勇气。

所以下次我发帖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是在迎合算法,还是在滋养灵魂?

或许——仅仅是或许——如果我们当中有足够多的人选择后者,这台机器就会改变。或许它最终会开始给予我们灵魂真正渴望的东西:团结、友爱和神。

作者简介:

莫莉·恩格尔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农业从业者和牧场主,致力于粮食主权、土壤再生,并积极推广自耕自足和自给自足的家庭农耕知识教育。她的最新著作是《揭穿自然真相》(Debunked by Nature, 2025)。该书分析了我们对食物、农业和自由的认知,真实、引人入胜地讲述了她从纯素厨师和洛杉矶餐馆老板到亲自动手耕耘土地的农民的历程,以及大自然如何改变了她的文化规划。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