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和英国学者合作的一份新研究,根据新墨西哥州一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认为若非一场毁灭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不会突然灭绝。这项研究再度挑战恐龙族群在小行星撞击前,已开始走向衰退的看法。
英国《卫报》23日报道,66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引发地球生物大灭绝,包括导致所有恐龙覆灭,不过,一直有部份专家主张,在那之前,恐龙族群已在步向衰亡,然而,23日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的新研究,根据新墨西哥州一处岩层定年,质疑这种看法,认为一直到那场致命的小行星撞击,恐龙族群都还非常繁盛。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地质科学助理教授弗林(Andrew Flynn)表示,“我想根据我们的新研究,显示至少在北美洲,它们当时本来并未走向灭绝”。
弗林指出,灭绝事件实际上发生在一段相对短暂的地磁反转期的中期;研究团队认为,综合这两种分析结果,该段岩层形成时间,离大灭绝发生最多约35万年,这时期的恐龙比之前所认为的还要多样,而非会使其易于灭绝的同质性族群。
尽管当时有一些北美洲南部、北部都有的物种,如大型掠食性的暴龙,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的族群差异。报告共同作者、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教授布鲁萨特(Steve Brusatte)指出,在北方常见三角龙和标准鸭嘴龙,如艾德蒙顿龙(Edmontosaurus),在南方则是鸭嘴龙中有繁复头冠者,和长颈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如阿拉摩龙(Alamosaurus),“没有迹象显示这些恐龙当时身处任何困境、遭遇异常情况,或正经历任何形式的长期衰退”。
弗林表示,认为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前,整体族群多样性已在降低的观点,可能是因为白垩纪晚期裸露地层较少,因此发现的化石也相对少,“就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的,除了小行星撞击,它们没有理由会灭绝”。

小行星撞击地球模拟图。(路透档案照)

暴龙模型。(法新社档案照)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四中全会现场 惊人一幕曝光 |
| 2 | 谜底揭晓!四中全会公布出人意料 |
| 3 | 央视抬高胡春华 风头力压王沪宁 |
| 4 | 四中落幕军委变动 习近平张又侠谁赢了? |
| 5 | 中共四中全会闭幕 高层变局揭盅 中委大塌方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