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韦伯望远镜又出美照 直击“育婴区”前所未见细节

www.creaders.net | 2025-09-27 13:07:11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近日发表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最新影像,揭开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人马座B2”(Sagittarius B2)庞大分子气体云下,前所未见的细节,凸显该区域旺盛的恒星诞生活动,同时也加深了为何银河系中心整体恒星形成却异常缓慢的谜团。

天文网站Space.com 25日报道和NASA新闻稿,韦伯以中、近红外线两种波段观测人马座B2北侧区域。中红外线仪器拍到温暖气体与尘埃发出的光辉,近红外线呈现出被照亮的彩色云气和密集的恒星。影像中的黑暗“空洞”是非常浓密的气体和尘埃,就连JWST的红外线也无法穿透,NASA指出,这些浓密的气体尘埃云,是孕育恒星的“育婴区”,未来终将成为新的恒星。

人马座B2是由气体尘埃组成的巨分子云,蕴藏的气体足以形成300万颗太阳大小的恒星,是银河系最大、最活跃的恒星形成区。这片分子气体云只占银河系中心气体总量的10%,却孕育其中一半的新恒星,诞生恒星的效率非常高,但是银河系中心其他区域恒星形成效率却不成比例地低,为何有如此差异,一直是个谜。一种假设理论认为,复杂且强大的磁场可能扮演某种角色,但是机制还不明。

这份研究报告共同作者、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家金斯伯格(Adam Ginsburg)说,“韦伯威力强大的红外线仪器,提供我们过去未能看到的细节,将有助于了解一些仍令人费解的恒星形成谜团,以及为何人马座B2活跃程度,远超过银河系中心其他区域”。

研究团队希望透过这批观测资料,了解人马座B2的恒星形成历史,是已持续数百万年,还是近期才启动,这将有助解开银河系中心整体恒星形成缓慢之谜。此外,天文学家相信,人马座B2恒星形成强度,与宇宙大爆炸后最初一批恒星大量诞生的情况相似,因此了解这处恒星形成机制,或许也可为揭开早期恒星形成过程提供线索。

韦伯望远镜又出美照 直击“育婴区”前所未见细节

韦伯望远镜以近红外线拍摄的“人马座B2”庞大分子云。(取自NASA官网)

韦伯望远镜又出美照 直击“育婴区”前所未见细节

韦伯望远镜以中红外线拍摄的“人马座B2”分子云,突显出气体和尘埃。(取自NASA官网)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