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颠覆百年化学常识 固体“氢化金”问世

www.creaders.net | 2025-08-18 15:42:45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过往,黄金被视为地球上最稳定的物质之一。不过,国际顶级研究团队在一次极端特殊的实验中,意外看到金与氢融合后产生新性质。这项发现不仅为理解行星、恒星内部的核融合等极端环境提供新视角,也为探索新材料铺平道路。

  金是活性最低的金属之一,它与氢的相互作用最近才被深入研究和关注。虽然有机金属化学的最新发展已经成功合成了氢配合物,但大部分都是在气相或液态氦温度(-269°C)下进行。由于金与氢在常温常压下无法形成固态的氢化金,而且科学界对其特性所知甚少。

  美国能源部旗下的(DOC)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科学家,在研究极端高压高温下钻石的形成过程时,意外地合成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固体“氢化金”,它是一种完全由金和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此发现挑战了黄金作为目前已知最惰性金属之一的传统认知,并为研究“致密氢”打开了新途径,有助于科学家理解行星内部结构与核聚变(核融合)过程,也为发觉新材料铺平道路。这项研究结果于8月4日发表在《应用化学国际版》上。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碳氢化合物(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在极高的压力和高温下形成钻石需要多长时间。他们将碳氢化合物样品挤压到40 GPa以上时(比地函内部压力更大),并用X射线脉冲反复撞击样品,使样品加热超过1700°C(3500°F)。

  研究团队透过分析了X射线的散射图谱,来解析样品内部的结构变化。结果如研究团队预期的那样,散射图案显示碳原子形成了钻石结构。不过,令研究团队惊讶的是,氢原子竟与作为容器的金箔发生反应,形成了一种固态的氢化金。

  氢是最轻的元素,其散射X射线的能力较弱,因此用X射线难以进行研究。然而,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氢会进入一种致密的“超离子”状态,让原本稳固的金原子晶格变成六方最密堆积(hcp)结构,从而让氢原子能自由穿梭其中,变成一种氢金化合物。

  此外,电脑模拟还表明,在更高的压力下会有更多的氢融入金的晶格中。不过,他们发现这种氢化金只能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才能形成稳定的氢化物,若温度冷却金和氢就会分离,而金的晶格也会恢复成原本的立方晶系(fcc)状态。

  研究人员指出,氢化金的出现,提供他们一种研究致密原子氢的独特方法,包括有助深入理解宇宙中那些由致密氢构成的行星,或洞悉像太阳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提供新见解。

  他们还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研究致密氢铺平了道路,也为探索奇异的、先前未知的化合物提供了途径。同时开辟了高压化学的新领域,并启发科学家在地球研发出可行的核聚变技术。

  领导这项研究的SLAC研究员蒙戈·弗罗斯特(Mungo Frost)对SLAC实验室的新闻室表示,“我们可以用金晶格来观察氢的行为。这结果很出乎意料,因为黄金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平淡且不活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些实验中用它作为X射线吸收剂。”

  他接着说,“不过,结果表明在极端条件下,当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开始与传统化学反应竞争时,就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这些奇异的化合物。”

  “重要的是,我们能透过实验和模拟工具,模拟特殊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状态,是否拥有其它特殊的性质。”此模拟框架还可以扩展到金氢化物之外,SLAC高能密度部门主任、光子科学教授、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齐格飞·格伦泽(Siegfried Glenzer)说。

颠覆百年化学常识 固体“氢化金”问世

(示意图)

  该研究由一个庞大的国际团队共同完成,包括来自德国罗斯托克大学(Rostock University)、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DESY)、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雷射装置公司(European XFEL)、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亥姆霍兹中心(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法兰克福大学(Frankfurt University)、拜罗伊特大学(Bayreuth University)。

  另外,还包含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斯坦福材料与能源科学研究所(SIMES)的研究人员,且部分工作得到了美国能源部(DOE)科学办公室的支持。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