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全球半导体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投入巨资打造自主芯片产业时,日本也不甘示弱,日本政府与丰田汽车、Sony、NTT、NEC、软银、Denso、铠侠、三菱UFJ等8家日企共同出资在2022年联手成立了Rapidus,矢志于2027年前量产2纳米先进制程芯片,并投入巨额资金。 这一举措承载着重振日本科技荣光的厚望。 然而,从成立之初的高度期待,到现在逐步浮现的现实压力,Rapidus的未来并不如当初想象中乐观。
日本半导体的复兴梦
上世纪80至90年代,日本一度主宰全球半导体市场,NEC、东芝、日立等企业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全球化、技术演进与美国政策压力,日本逐步退出领先梯队。 今日,台积电与三星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制程技术,日本在高端芯片领域几乎全面缺席。
技术门槛、时程、烧钱研发、客户来源与获利能力的诸多挑战
然而,真正落实2纳米制程的难度不容小觑。 目前全球唯有台积电、三星与Intel积极朝此目标迈进,而这三家企业已在此领域累积多年研发经验与庞大资本投入。 Rapidus虽有技术合作伙伴,但内部研发能量明显不足,整体实力相较仍有显著落差。
再者,更大的问题在于时程压力,Rapidus预定于2025年试产,2027年实现量产,这个目标对一家从零开始的公司而言极具挑战性。 先进制程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研发与测试周期,不是一蹴可几的技术跳跃; 当今日本半导体制造大多停留在15年前的40纳米制程水平,Rapidus虽喊出2027年量产2纳米芯片的目标,企图弯道超车,但现实上,届时台积电、三星与Intel等已布局1.4纳米技术,显示日本与全球先进技术之间仍有不小差距。
未来几年,Rapidus是否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建立量产能力并取得市场认可,将决定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梦想的成败。 (图片撷取自Youtube)
虽然日本政府目前积极资助Rapidus,但晶圆制造是一场烧钱无底洞。 根据业界估计,要建立可与先进晶圆厂抗衡的产能,少说需数兆日圆的长期投入,单靠政府支持,Rapidus恐难以持久; 此外,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尚不明确,Rapidus目前未有稳定的客户基础与明确订单,若缺乏实际市场需求支撑,即便技术达成也可能陷入“有产能、无充足订单”的窘境,投入的巨额资金何时能够损益两平、甚至获利,仍是未定之天。
人才断层:半导体产业的长痛
屋漏偏逢连夜雨,日本少子化问题严重,已非新闻,各行各业的人才缺口难以迅速解决,加上此前日本在半导体产业沉寂多年,芯片工程师人才断层相当明显,有制造芯片经验的工程师多在50-60岁以上,日本年轻人则以投入汽车相关产业为主要目标,因此能主导先进制程研发的高级工程师稀少,而吸引年轻人才投身此高风险、长回收期的产业也非易事。
2035年日本劳动力供需差距(依产业别)。 (資料來源:パーソル総合研究所)
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高度依赖台湾的背景下,日本与美国等国家加强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以减少对单一地区的依赖。 这种合作也使得 Rapidus 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某程度是一种双面刃,受到其他国家政策变动影响的潜在风险不可避免。 若未能建立一套稳定、安全且具弹性的供应体系,Rapidus未来势必受制于国际变局,若无法快速应变,恐将被边缘化。
结语:希望与压力并存的未来蓝图
Rapidus无疑是一场赌注,也是日本政府为重振半导体产业所做的战略性投资,不仅凝聚了日本重返科技强国的雄心,也代表国家对自主供应链安全的迫切需求。 然而,现实的挑战从技术、人才、资金到地缘政治,无一不是深层结构性的问题。
未来几年,Rapidus是否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建立量产能力并取得市场认可,将决定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梦想的成败,而现在正已进入压力真正考验的阶段。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然被抓走 华人农场主恐白白拼搏17年 |
2 | 形势突变!北京定下这条死线 |
3 | 多亏习不在北京,网传中南海“小政变” |
4 | 柴静在中国遇到麻烦了 |
5 | 一切尽在不言中,更多中美瑞士会谈现场照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真要变天!上海滩悄悄流传… |
2 | 突然被抓走 华人农场主恐白白拼搏17年 |
3 | 形势突变!北京定下这条死线 |
4 | 习最后希望被“连根拔起” |
5 | 多亏习不在北京,网传中南海“小政变” |
6 | 华人炸锅 川普签署这一行政命令 |
7 | 等不及了 川普结束中东行急回美国 都是为 |
8 | 柴静在中国遇到麻烦了 |
9 | 国库见底了?中国放出大消息,令人心惊 |
10 | 官方确认“壮王”被捕 四中前高层恶斗加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