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马斯克惨遭“卸磨杀驴”

www.creaders.net | 2025-05-01 21:00:32  占豪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占豪文章4月29日,《纽约邮报》援引白宫幕僚长苏珊·怀尔斯的话称,马斯克目前已不再在白宫实体办公。《纽约邮报》称,马斯克正准备卸任其在政府效率部的官方职务。

紧接着,4月30日,据总台报道,《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于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股价下跌以及一些投资者对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关注白宫的举动感到不满,特斯拉董事会开始认真考虑寻找马斯克的继任者。

曾经在商业和政治领域都呼风唤雨的马斯克,难道真的要面临 “双下岗” 的局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博弈和危机呢?

马斯克的政治失意

马斯克进入政坛,本是带着一腔抱负,想要在政府部门施展他的商业才华,推动改革。川普成立政府效率部,任命马斯克与印度裔企业家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共同领导,希望他能用硅谷思维重塑政府效率,削减联邦开支。

马斯克也确实雷厉风行,一接手就宣布要关闭冗余机构、解雇数万公务员、控制联邦支付系统,目标是为美国政府节流2万亿美元预算。但他显然低估了美国政治的复杂性。他的改革措施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五角大楼、财政部、中央情报局等核心部门被彻查,一个个贪腐疮疤被揭开,这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围绕国税局代理局长人选爆发激烈争吵,与白宫幕僚长怀尔斯也矛盾不断。白宫悄然收紧对政府效率部的预算审批,限制其访问敏感数据库的权限。马斯克自己也公开表示改革进程受阻,要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时间分配。如今,他不再在白宫实体办公,准备卸任官方职务,政治之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

特斯拉的艰难处境

在马斯克深陷政治泥潭的同时,他一手创立的特斯拉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财务数据来看,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惨不忍睹。营收同比下降9%,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净利润更是同比暴跌71%。特斯拉的股价也持续下跌,自去年12月创下历史高点以来,累计下跌超40%。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品牌不断崛起,在电池技术、内饰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马斯克的政治立场,也让特斯拉在市场上失去了部分消费者的支持。他支持川普,推动一些反环保政策,这与特斯拉曾经倡导的环保形象背道而驰,许多原本支持特斯拉的环保人士和进步消费者纷纷转向其他品牌。

特斯拉的销量在欧美市场都出现了下滑。当地时间4月24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特斯拉在欧盟的新车销量同比暴跌45%至36167辆。而在同一时期,欧盟的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了23.9%。

世界各国的连锁反应

当然,相比较马斯克的难处,世界各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才是更难。

对于美国来说,特斯拉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着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马斯克的离开,可能会导致特斯拉的发展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甚至影响到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布局。特斯拉工厂的大量裁员,也会对美国的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在欧洲,特斯拉一直是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已经引发了欧洲消费者的抵制,如果他离开特斯拉,欧洲市场对特斯拉的态度可能会更加复杂。这对于欧洲本土的电动汽车品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特斯拉市场份额的下降可能会让它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挑战在于,特斯拉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一直是行业的标杆,其变动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节奏被打乱。

对于中国而言,特斯拉在中国建立了超级工厂,带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如果特斯拉因马斯克的离开而出现动荡,中国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同时,这也可能为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遇,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说在最后,马斯克将如何面对“双下岗”的困境,特斯拉何去何从,世界各国又会如何应对接踵而来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