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家中听过老妈抱怨,当她们说“去洗碗”、“去丢垃圾”的时候,男人的耳朵老是听不见。 近日,一个由各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体证实,“老妈的抱怨是对的”,因为男人的听觉敏感度确实明显低于女性。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针对全球13个不同群体,共450名受试者进行听力测试,研究采样中包含来自厄瓜多尔、英国、加蓬、南非、乌兹别克斯坦等不同地区的人士,研究了他们耳蜗的敏感度,并且观察耳蜗如何根据不同幅度和频率的声音传递脑讯号。 同时研究团队也对“听力受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程度”进行了测量。
虽然在常人眼中,2分贝只是很小很小的声音区别,研究人员却指出“这意义重大。”
团队成员之一,来自英国巴斯大学的杜里‧金(Turi King)教授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子宫发育期间接触的荷尔蒙不同,导致男性和女性的耳蜗解剖结构略有差异。 女性不仅听觉敏感度更高,而且在其他听力测试和言语感知测试的表现也更好--这表明了她们的大脑在用听力处理信息方面更加出色。”
金教授还表示:“我们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考虑到噪音对整体健康有害的影响,如睡眠质量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在嘈杂的环境中拥有更敏感的听觉可能并不总是一件好事。”
该研究团队还发现,除了性别以外,环境是影响听力的第二要因。 研究发现,住在森林地区的人听觉敏感度最高,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听觉敏感度却最低。 他们认为,生活在森林中的人,已经适应了充斥的大量非人类声音的环境,而对于这些声音保持警觉,对生存至关重要。 但也有人提出,这可能与暴露在较低污染的环境中有关。
另一方面,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听觉敏感度降低,包括气压的影响、高海拔环境的噪音较低、或人体对于低氧环境的生理调节等。
研究团队还发现,居住在城市与农村的受试者,测试之间也存在差异。 居住在城市的受试者倾向使用更高频率的声音沟通,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动过滤掉了低频的交通噪音。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法国图卢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Toulouse)的帕特里夏‧巴拉雷斯克博士(Patricia Balaresque)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对现有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并强调了在研究听觉时,需要同时考虑生物和环境因素。 识别自然听力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将有助于我们对听力损失和个体噪音耐受力差异的理解。”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