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加州大学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质量约为地球两倍的类地行星,正绕行一颗白矮星运转。 这项发现为地球未来的命运带来一丝希望,或许我们的星球在太阳演变为红巨星后,仍有机会幸免于被吞噬的命运。
根据《科学警报》网站9月26日报道,这颗质量约为地球1.9倍的行星,距地球约4200光年,与所绕行的白矮星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两倍。 然而,白矮星是类似太阳的恒星在耗尽核心燃料后的最终形态,因此这颗行星上的任何生命,可能早已在母恒星变为红巨星的过程中被消灭。
白矮星是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核心氢燃料耗尽后演变而成。 恒星会在红巨星阶段膨胀到数百倍的初始大小,最终喷射掉外层物质,核心在重力作用下坍缩,形成密度极高的白矮星。 白矮星的光芒并非来自核融合,而是来自坍缩后的余热。 这个炽热的核心需要数兆年的时间才能冷却至完全黑暗。
科学家预测,太阳约在50亿年后进入红巨星阶段,其体积可能膨胀至火星轨道,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地球。 然而,地球是否会被彻底摧毁仍是未解之谜。 这次发现的类地行星绕行白矮星运行,表明地球也可能在这样的极端变化中幸存。 张可名推测,这颗行星或许在其母恒星的红巨星阶段中存活了下来,为地球未来的命运提供了新的参考。
地球可能的未来? 新发现的类地行星幸存于红巨星阶段。 类地行星示意图。 (法新社)
研究团队通过微重力透镜现象发现了这个行星系统。 当背景恒星的光线经过白矮星时,其光路被白矮星的重力弯曲,产生了放大效果。 张可名解释,这次事件的放大倍数超过1000倍,使得研究人员得以精确推断出行星系统的质量和轨道距离。
这项技术不仅让科学家能够测定这颗类地行星的质量和轨道距离,还发现了一颗质量约为木星30倍的褐矮星。 这颗褐矮星太小,无法进行恒星的核融合反应,但其质量足以融合氘,位于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过渡带。
这颗行星目前的轨道距离为2.1个天文单位(AU),与地球在太阳变成白矮星后预计所在的距离相符。 由于红巨星的质量损失率仍无法精确预测,部分模型对地球的未来过于悲观,而这次发现的行星系统或许证明,地球仍有机会逃过被吞噬的命运。
尽管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时,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早已消失,但随着太阳逐渐变热,宜居区可能会转移至木星和土星的轨道附近。 届时,这些行星的卫星或将变为海洋行星,人类或许可以迁移至这些新的居住地。
这项研究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不仅揭示了遥远星系的奥秘,还为地球的未来命运提供了新的视角。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火爆全网:付鹏汇丰演讲(内容梳理 & 全文 |
2 | 惊传:轮到蔡奇了?儿子被中纪委带走调查 |
3 | 苗华落马 意在习近平?传背后主谋是他 |
4 | 美国宣布:终止与该国战略伙伴关系 |
5 | 败光430亿后,他在美国花16万看球赛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