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闹钟响了不要立刻起床:这是科学家的建议

www.creaders.net | 2024-03-18 13:51:38  环球科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清晨,闹钟响起,你是不是总想要按下闹钟,然后继续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再睡上几分钟。过去,我们总认为这种反复把闹钟推迟一段时间的做法是一种坏习惯——它不仅会让你懒散地开启一天的生活,还会让你的睡眠模式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健康。但最近一项发表于《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研究却与这一观点相悖。

这项研究发现,经常按下闹钟“再睡X分钟”的打盹按钮的人每晚仅会损失大约6分钟的睡眠时间,而且这并不会明显导致早上犯困和情绪低落。

事实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刚刚醒来就进行的认知测试中,打盹30分钟的受试者比闹钟一响就起床的表现更好,但在他们完全醒来后进行的认知测试中,二者就没有明显的差异了。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2022年的一项研究——它也发现,经常按下打盹按钮的人与不在早上打盹的人相比,在睡眠质量上没有太大差异。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睡眠研究员蒂娜·松德林(Tina Sundelin,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早上小睡一会儿可能没有坏处。”松德林说,他们的研究是少数几个直接测试早上打盹对睡眠健康影响的研究之一,它提供的证据表明,早上打盹对睡眠没有什么危害

松德林说,早上打盹确实会损失睡眠时间,但她坚持认为,这并没有科学家曾经认为的那么糟糕。此前的研究表明,即便人们早上通过打盹多睡了几分钟,也不会感觉自己休息得更好,而且反复醒来后再尝试入睡的过程反而会阻碍人们通过睡眠恢复身体状态,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松德林解释说:“如果你打扰了某人的睡眠,那么他们就没法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往往使他们醒来后感到疲惫——但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整晚睡眠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基础之上。”她还补充道,大多数关于早上打盹的理论都是“从我们对睡眠的大体了解中推断来的”。

松德林发现,打盹30分钟对那些长期早上打盹的人有好处——他们每周会按下打盹按钮两次或两次以上,并且几乎总会在两个闹钟之间再次入睡。这项研究观察了31名这样长期早上打盹的受试者,他们整晚都睡得很好,只有在起床前的30分钟才出现睡眠被分割成多个片段的迹象,这时通常是他们第一次按下打盹按钮的时候。松德林说,这种支离破碎的30分钟睡眠“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也不会让他们在一天的剩余时间内感到疲惫”。

松德林的研究还表明,早上打盹也许可以使人们从深度睡眠过渡到较轻的睡眠,从而帮助人们消除早晨的睡意。一夜好眠通常包括4~6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由4个阶段组成。轻度睡眠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前两个阶段。

这时肌肉开始放松,大脑活动减慢,呼吸和心率也随之减慢,但是人却仍然很容易被吵醒。随着夜幕的加深,人们逐渐进入更深的睡眠。当人们处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第一个阶段时,醒来就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这些睡眠阶段接到拨来的电话,就很有可能听不到电话铃,或者不记得自己接过电话。

突然醒来,尤其是从深度睡眠中突然醒来,可能会延长睡眠惯性——这是一种睡醒后仍感觉昏昏欲睡的状态,人们可能会很困或迷失方向。松德林认为,这时打盹就可能带来好处:闹钟响了以后,在下一个闹钟提醒之前再小睡一会儿,人便可以更有效地从深度睡眠过渡到较轻的睡眠,然后从轻度睡眠中醒来。这可能会帮助他们减少睡眠惯性,使他们在早晨有更高的警觉性且精力更充沛。

松德林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早上打会儿盹进入的轻度睡眠也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这样的受试者警觉性更高,在处理速度、情景记忆、执行功能以及简单算术的认知测试中表现得更好。不过另一项测试显示,这些受试者的优势只会在醒来后持续40分钟,之后便与未打盹受试者的表现持平。

松德林推测,早上打盹会阻碍人脑迅速恢复到更深的睡眠阶段。与睡整夜觉的人相比,早上打盹的人刚醒来时的皮质醇水平更高,而皮质醇是一种与觉醒有关的激素。尽管皮质醇水平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趋于平缓,但松德林说,“对于早上打盹的人,皮质醇觉醒反应可能开始得稍早一些,这可能有助于大脑完成这些任务。”

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睡眠科学家凯茜·希尔迪奇(Cassie Hilditch,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有其他研究报告了早上打盹带来的不同影响:睡眠惯性增加,并且认知表现较差。因此,早上打盹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希尔迪奇说。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