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上形成了很多神秘的“仙女圈”,但其成因困扰了科学家们近五十年,不过谜底终于在近日被揭开。(Shutterstock)
近五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纳米比亚的“仙女圈”(fairy circle)的成因感到困惑,这些大小不一的圆形怪圈大量出现在纳米布沙漠的草原上,圈内寸草不生,但圈外却长满植被,而且数量非常多,内外形成了强烈反差。不少人推测是由白蚁造成,还有人认为是植物以某种方式设法组织起来的。
在距离海岸约80至140公里的纳米布沙漠的草原中可能会看到上百万个仙女圈,每个圆圈的直径都可达几米。从远处看,它们就像大地的“麻疹”;从近处看,又似某种神秘的“场效应”阻止了草的生长,以致在蓑草的中心,突兀地出现了一块光秃秃的地面。
哥廷根大学的研究员近几年前往当地做了非常仔细的调研,他们在仙女圈内及周围安装了土壤湿度感应器,研究时间从2020年的旱季开始到2022年的雨季结束,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土壤的水分含量,观察降雨后仙女圈内外草的变化。
数据显示,在降雨后十天左右,圈内的草已经开始枯萎,在降雨20天后,圈内挣扎的草已经完全死亡,呈现枯黄的状态,但周围的草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单个的“仙女圈”。(Thorsten Becker/Wikimedia Commons)
哥廷根大学生态系统建模系教授斯蒂芬‧盖津(Stephan Getzin)表示,通过比较圈内外的草的根部发现,两者几乎一样长,甚至圈内草的根部更长,这表明这些草都在拚命寻找水源,同时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白蚁以根为食的证据,直到降雨后50天到60天,枯草根部的损伤才变得更加明显。
当研究人员分析土壤水分波动的数据时,他们发现在最初降雨时,草几乎还未发芽,所以圈内外的土壤水分下降速度非常缓慢,直到周围的草趋向成熟,所有地区的土壤水分的下降速度都变快,即使圈内几乎没有草来吸收水分。
盖津博士解释说:“在纳米比亚酷热的环境下,草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一旦降雨,草根就会疯狂地吸水,圈外的草甚至会越线吸走圈内草的水分,成为一种竞争关系。
“通过形成均匀分布的仙女圈这样的明显图案化景观,草类自身充当了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角色,直接从植被缺口提供的水资源中受益。事实上,我们从世界上其它各种严酷的旱地了解到相关的自组织植被结构,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植物除了正好生长在这样的几何形态中,没有其它生存机会。”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类似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了解植物的这种自组织机制可以缓冲日益加剧的干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拿命去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在这里.... |
2 | 中南海重要会议异常 众多高官缺席 原因不明 |
3 | 习近平撑不住要转向?突然做了这样一个大动 |
4 | 这国宣布:宣传共产主义者最高刑期十五年 |
5 | 这一幕 很快蔓延到了上海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院士也会这么笨? | 芦笛 |
2 | 张忠尼:两个迟到的免疫故事 | 万维网友来 |
3 | 三十年改开到底感谢谁 | 阿妞不牛 |
4 | 一文读懂为什么中国大陆抗疫晚 | 体验生命 |
5 | Huo:他们是在与病毒赛跑 | 万维网友来 |
6 | 习傻又搞砸了 | 山蛟龙 |
7 | 解封后,来自国内亲友的最新消 | 盘桓 |
8 | 微信群发言: 中国群体防疫路漫 | 马黑 |
9 | 是人民的生命至上,还是习总的 | 雨村 |
10 | 不是邓小平提拔胡耀邦,而是胡 | 高伐林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三十年改开到底感谢谁 | 阿妞不牛 |
2 | 微信群发言: 中国群体防疫路漫 | 马黑 |
3 | 中国非得出什么事才能让他们解 | 汉卿 |
4 | 溯源美国:病毒又有新进展 | 战斗在温哥 |
5 | 蒋经国的伟大 | 0+1 |
6 | 有点喜欢伪总统败灯 | 山蛟龙 |
7 | 中国芯片制造的现实水平与发展 | 随意生活 |
8 | 纪念用生命写下《南京暴行:被 | 玉质 |
9 | 冬儿艰辛回国探父慘兮兮,归来 | 体育老师 |
10 | 从病毒清零烂尾看大陆社会,体 | 文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