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麻省理工学院(MIT)完成的一项新实验证明,气体云被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压缩到足够大的密度时,它们将失去散射光线的能力。此时观测者就看不到这个物体,从而实现隐形的效果。
在这份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全新的一种理解方式,他们把它叫做“泡利阻断”(Pauli blocking)现象。研究人员发现,低温和高压气体内的原子也会因为类似的效应而导致它们失去散射光线的能力。
类似于剧院座位的情形,座位上的每个观众是一个原子。在通常的情况下,大家三三两两分散而坐,而光线穿过剧场的时候,只有周围有空位的原子才有空位能够散射进来的光子,在不均匀的座位分布下,光子总能找到足够的空间得到散射,从而进入人眼,也就是人眼才能看到这些物体。
而在低温高压的情形下,这些原子全部被归拢、挨个紧密地坐在一起,任何原子周围都没有空位。此时,进来的光子没有任何可以被散射的空间,从而导致人眼看不到任何从这个物体内散射出来的光线,人眼就看不到这个物体的存在。这个物体也就呈现出隐形的效果。
这份研究利用锂原子云进行实验,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增加,锂原子云的亮度不断减弱。实验所达到的最低温度是20微开尔文,气体加压到每立方釐米(cm3)有101⁵个原子的密度。研究人员用高敏感度相机检测锂原子云的亮度,结果显示,它的亮度比常温下降低了38%。
研究称,这是第一个证明泡利阻断原理的实验。这种技术可用于开发抑制光线的材料。不过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有着更显着的用处:因为量子信息就是靠光子传递,光子被散射就意味着信息的泄漏,所以这项抑制光线散射的技术可用于保护量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
主要研究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沃尔夫冈・凯特勒(Wolfgang Ketterle)说:“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光的散射是个障碍,这意味着量子电脑会泄漏信息。”
这份研究11月18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王毅闯“大祸” 在场官员惊呆 |
2 | 犯的事太大 政治局会议“其他事项” 又没 |
3 | 军办主任突然换人 习被彻底架空 |
4 | 突发:川普遭背刺,激动痛骂荒谬 |
5 | 地震消息令人震惊 传中国科学院院士微信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王毅闯“大祸” 在场官员惊呆 |
2 | 以色列向中国喊话:你不买,伊朗就崩溃 |
3 | 首个政治局委员倒下 习彭再遭重创 |
4 | 天塌了!泡沫轰然破灭 九成中国中产遭团灭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
6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7 | 犯的事太大 政治局会议“其他事项” 又没 |
8 | 巴菲特:中产家庭最浪费钱的5种开销 |
9 | 川普发狠话:立即辞职! |
10 | 军办主任突然换人 习被彻底架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