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在《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学》的新研究,发现地核并非过去推测的全是坚硬实心物体,科学家惊叹:“全新的隐藏世界!”(法新社档案照)
科学界透过地震波研究地球构造,由外而内分为地壳、地函、地核,发布在《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学》(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的新研究发现,地核并非过去推测的全是坚硬实心物体,让科学家惊叹:“全新的隐藏世界!”
综合外媒报导,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界一向认为,地核是液态外核包围中心的含铁实心球体,不过,地球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ology)这份新研究却发现,地核的硬度有从坚硬到半软再到液态金属的多种状态,有一些区域是“糊状”。
研究作者伯特勒(Rhett Butler)与团队在地球上的5个不同位置,分析大地震发出的地震波,发现这些震波传入地球内核后,部分震波撞击到固体物质被反弹回来,其他震波则是直接穿越地核,经过重複检查后确认这项结果,表明地球内核中的铁,可能以固体、液体或熔融物质的形式存在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地震学家伊尔文(Jessica Irving)认为,人类对地核有越多观察,就越能发现它并非一团没有变化的铁,“我们正在发现一个全新的隐藏世界”,他也认为人类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地核,“除非我们的星球发生可怕的事情”。
科学界认为,这份研究可能改变人们对地球磁场的理解,过去认为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磁场由液态的外地核驱动,内地核则具有改变磁场的功能,因此深入了解地核,有助于更加了解其他行星的核心与磁场的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