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理工学院9月3日发表在《自然》期刊(Science Journal)的最新研究,分析一段接收自太空的X射线后有了惊人发现,竟然是“恆星吞下黑洞”时发出的X射线。
根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导,加州理工学院2017年使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极大阵列”(Very Large Array)观测宇宙,接收到不寻常的无线电波,研究团队进而使用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太空望远镜,朝目标星系进行后续观测,发现1处中心位置以每小时320万公里的速度,呈放射状喷出发光物质,这表示此处过去曾发生过大爆炸。
研究人员进而查询国际太空站的日本“X射线图像监视望远镜”(MAXI)数据库,发现1个极其明亮的X射线来源,与他们观测到的无线电波爆发来源为同一地点,早在2014年就被日本望远镜观测到,他们认为,在很久以前诞生的一对双星系统,其中1个成为黑洞,受到重力牵引,这对双胞胎愈来愈接近。
加州理工学院新闻稿提到,虽著时间推移,黑洞开始吸走伴星的大气层,并朝太空喷射形成气体环,这个过程让黑洞与恆星愈来愈近,但最后是黑洞陷入恆星之中,也就是恆星“吞下”了黑洞,导致恆星发生坍塌并爆炸成为超新星,散发出来的X射线因此被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