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家发现地球在早期的时候氧气量很低,根本不足以支持现在地球生物圈的活动。之后氧气的含量并不是稳步增加达到今天的水平,而是出现几次飙升的时期。8月2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研究提出,地球上含氧量大幅提升很可能和月球的作用相关。
对于地球氧气含量发展的过程,科学家提出过一些理论解释。其中被较多人谈论的是生物学家的说法:微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无法解释的是,这些微生物在地球氧气量第一次飙升事件之前已经存在了,为什么在后来十亿年内并不是逐渐地推进地球上的氧气含量?
其他科学家提出过几种理论辅助解释,比如火山喷发的气体吸收了大量氧气,消耗了氧气,导致氧气含量没能继续增加;有的说是因为当时环境没有足够的营养,一种特别能制造氧气的藻类——蓝藻不能大量繁殖。
这份新研究提出,地球上氧气量的变化很可能与地球自转时间的延长相关——地球自转时间的变化和氧气含量变化的时间点存在一致的地方,很可能这不是巧合。
关于地球自转的时间,科学家目前认为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为地球刚诞生的时候,每6小时自转一圈,后来随着海洋的形成和月球的出现,潮汐力增加了地球自转的摩擦力,导致地球的自转时间一步步调整,直到现在的24小时一圈。
但是这个时间调整的过程也不是均匀的。较多人认可的一个理论是,潮汐可分为海洋潮汐和大气潮汐两类。它们会相互抵消彼此的作用。这两种潮汐力相互牵制,让地球的自转周期在长达十亿年的时期内,都维持在21小时的水平。这份研究认为,这正好能解释为什么地球的氧气含量在两次飙升事件之间,有一个长达十亿年的持平阶段。
这份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德国莱布尼茨热带海洋研究中心(Leibniz Center for Tropical Marine Researc)的生态学家陈努(Arjun Chennu)说,他们的分析模型显示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延长了日照时间,促进了蓝藻制造氧气的能力。
他说,当地球自转太快的时候,蓝藻的造氧能力还没达到高峰就已经傍晚了。后来地球自转速度放慢一些,多出来的日照时间大幅促进了蓝藻的造氧潜力。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谷建芬:虽然那英是我徒弟 但面对刀郎我也. |
2 | 北京出现习下台讯号 与“四人帮”倒台前相 |
3 | 事关习近平!中国成立一新机构 名字令人叫 |
4 | 北京出现习下台信号 |
5 | 2025第一炸!习又一嫡系出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2 | 陈辉上将不可能是胡锦涛人马 | 胡亥 |
3 | 全聚德烤鸭倒闭了,全国高校思 | 体育老师 |
4 | 人不可貌相 | 云儿云儿 |
5 | 一地鸡毛/中央最新决定/你知道 | 体育老师 |
6 | 访台一周归来的女研究生对自己 | 体育老师 |
7 | 先天下之忧而忧 -深切纪念前总 | 玉质 |
8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9 | 写西藏的李江琳走了 | 湮灭之城 |
10 | 为何毛泽东至今都是热点人物? | 赵大夫话室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MAGA目标宏远脚踏实地.若 | 木秀于林 |
2 | 2025:中美在不同轨道上会撞车 | 阿妞不牛 |
3 | 全世界最难忘的“中美友好合作 | 文庙 |
4 | 台奸是否已经泛滥 | 右撇子 |
5 | 卡特-里根, 奥巴马/拜登-川普 | 芹泥 |
6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7 | 中国人群体性的十个恶习 | 汪翔 |
8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9 | 中美友谊故事征文 | Shanechen |
10 | 天之大棋 | 特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