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项大规模的动物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哈欠的有趣现象。大脑更大和神经元更多的脊椎动物打哈欠时,往往用时更长。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伦理学家Jorg Massen说:"我们带着摄像机去了几个动物园,在动物的围栏边等待动物打哈欠。那是相当漫长的等待。"
这项研究可以填补关于打哈欠的一些知识空白——包括哈欠功能最早出现的时间,以及为什么长颈鹿等动物根本不需要费心打哈欠。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虽然打哈欠的模式是固定的,但其持续时间与大脑的大小和神经元的数量正相关。此外,这一功能似乎在各式各样的动物中得以保留,因此其进化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甚至可能更远。”
他们打算验证2007年提出的一个假设:打哈欠是冷却大脑的重要方式。因此,更大的大脑需要更长的哈欠时间来冷却它们。
这似乎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数据还显示,哺乳动物打哈欠的时间比鸟类长。鸟类的核心温度比哺乳动物高,这意味着鸟类身体内外的温差更大,所以较短的哈欠就足以吸入一些较凉的空气。
2016年一项包含人类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尽管当时仅观测了205个哈欠和24个物种:最短的哈欠(0.8秒)来自小鼠,最长的(6.5秒)来自人类。
纽约州立大学(SUNY)的伦理学家Andrew Gallup解释说:"通过同时吸入冷空气和拉伸口腔周围的肌肉,打哈欠增加了流向大脑的低温血,因此具有温度调节功能。”
研究人员没有将其与智力联系起来,也没有提及打哈欠的频率。我们人类往往每天打哈欠5-10次。
哈欠也是有传染性的,或许大家早已经注意到了。对此的一个假设是,它具有社会功能,使一个群体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也许有助于同步睡眠模式。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弄清这一点。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学家Margarita Hartlieb说:"获得这么多打哈欠的动物的录像需要相当大的耐心,结果,我现在对打哈欠的传染性产生了免疫。”
该研究已发表在《通信生物学》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2 | 美情报部门证实:何卫东被罢免 曝习新一轮 |
3 | 董军突然消失 美情报证实重磅“谣言” |
4 | 大逆转!韩国政坛一夜变天? |
5 | 巴菲特示警:经济衰退来袭前 散户快做5件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2 |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3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4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5 | 太子党密会 陈一新发文另有内幕 |
6 | 中共军方传出新消息 |
7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8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9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10 | 又一重击,习的军中支柱全倒下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