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 19日报道,虽然与电影《盗梦空间》虚构的场景并不完全相同,但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现象,他们称之为“互动式做梦”,也就是睡眠中的研究参与者可以交流并回答问题。
科学家们没有采用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在其2010年大热影片《盗梦空间》(Inception)中采用的夸张策略,而是在4个不同的实验室用脑电图仪器对36名睡眠中的志愿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一名研究参与者患有嗜睡症,患者会自发地、不受控制地进入深度睡眠,同时经常做清醒梦(做梦的人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其他参与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做清醒梦的经历。
一旦做梦的参与者进入足够深的睡眠,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口头语言、闪烁的灯光和身体接触与睡着的他们进行交流。在这些尝试交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要求志愿者数一数他们看到或触摸到的闪光的次数,并回答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当需要给出答案时,他们会通过眼部运动或面部表情来表达。
在总共57个睡眠实验中,在参与者清醒做梦的过程中,有47%的实验给出了至少一个正确的回答。在对给定的问题做出正确回答后,参与者很快被叫醒,并被要求报告他们的梦境。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肯·帕勒(Ken Paller)称,“我们发现,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的人可以与实验者互动,并进行实时交流。我们还展示出,做梦的这些人有能力理解问题,参与工作记忆操作,并给出答案。”
做梦者经常把研究人员的问题描绘成是来自梦境之外,或者是叠加在梦境之上,有时也描绘成是梦境里的一个因素,就像是电视或收音机那样。实验表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深度睡眠和做清醒梦的人能够接受和解释指令,回答是/否问题,甚至能做基本的数学运算。
报道称,这项研究对越来越多关于梦、记忆以及睡眠对记忆形成和储存的重要性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它也可能被证明对睡眠障碍患者有帮助。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相对未被探索的交流渠道可以实现多种实际应用,并为梦的实证探索提供一种新策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3 | 中国奇迹?唯有中国盖的大楼垮了 |
4 |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乌克兰这一边倾斜 |
5 | 危在旦夕!习最忧心的事正在发生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李嘉诚卖港口喊停 北京下场惨了 |
2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3 | 西交大学生周凯旋被判死刑 拒见家属 孤身赴 |
4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5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6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7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8 | 人夫激战女下属20次 她“好想要”拍片泄 |
9 | 中国大吃豆腐 |
10 | 习与蔡奇同现异常!很蹊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