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 19日报道,虽然与电影《盗梦空间》虚构的场景并不完全相同,但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现象,他们称之为“互动式做梦”,也就是睡眠中的研究参与者可以交流并回答问题。
科学家们没有采用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在其2010年大热影片《盗梦空间》(Inception)中采用的夸张策略,而是在4个不同的实验室用脑电图仪器对36名睡眠中的志愿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一名研究参与者患有嗜睡症,患者会自发地、不受控制地进入深度睡眠,同时经常做清醒梦(做梦的人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其他参与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做清醒梦的经历。
一旦做梦的参与者进入足够深的睡眠,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口头语言、闪烁的灯光和身体接触与睡着的他们进行交流。在这些尝试交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要求志愿者数一数他们看到或触摸到的闪光的次数,并回答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当需要给出答案时,他们会通过眼部运动或面部表情来表达。
在总共57个睡眠实验中,在参与者清醒做梦的过程中,有47%的实验给出了至少一个正确的回答。在对给定的问题做出正确回答后,参与者很快被叫醒,并被要求报告他们的梦境。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肯·帕勒(Ken Paller)称,“我们发现,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的人可以与实验者互动,并进行实时交流。我们还展示出,做梦的这些人有能力理解问题,参与工作记忆操作,并给出答案。”
做梦者经常把研究人员的问题描绘成是来自梦境之外,或者是叠加在梦境之上,有时也描绘成是梦境里的一个因素,就像是电视或收音机那样。实验表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深度睡眠和做清醒梦的人能够接受和解释指令,回答是/否问题,甚至能做基本的数学运算。
报道称,这项研究对越来越多关于梦、记忆以及睡眠对记忆形成和储存的重要性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它也可能被证明对睡眠障碍患者有帮助。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相对未被探索的交流渠道可以实现多种实际应用,并为梦的实证探索提供一种新策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2 | 坐实了!这机构刚刚成立 习近平的手脚被绑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曝空军司令员会场被带走 火箭军再遭一锅端 |
5 | 想润的人太多?传厦门突然悄悄“封城”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7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8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9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