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车内独特气味的来源,从软硬塑料到粘合剂、纺织品和泡沫,用在汽车上的材料都包含化学物质,它们会缓慢渗透到空气中。
挥发性化合物会积聚在狭小的空间内,如汽车内部。
迄今为止,尽管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室外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但这项研究指出,车内积聚的化学物质也令人担忧。
该研究根据通勤者在车内度过的时间以及先前研究中在车内检测到的5种化学物质的水平,评估已知致癌物的接触时间的安全阈值。
研究人员估算出,通勤者每天接触苯和甲醛,可能会在20分钟后超过加利福尼亚卫生当局认为安全或允许的水平。一个人上下班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
在橡胶和染料中发现了苯,在地毯和油漆中使用了甲醛,这两种物质都被列入加州65号提案内冗长的致癌物清单。
也许不足为奇的是,在旧金山和交通极为拥挤的洛杉矶地区,每天上班的人中有更高的机会(十分之一以上)接触超过癌症风险阈值的苯和甲醛。
研究人员说:“当然,风险程度取决于我们在车上停留的时间以及汽车内部挥发出的化合物数量。而后者取决于车辆的年龄和环境温度。”
换句话说,某种物质被列为致癌物质并不意味着接触它们就一定会导致健康问题——取决于人们所接触的剂量以及其暴露频率。
即使是已知的致癌物,在一定的阈值下也不太可能引起癌症,限制接触对降低相关风险大有帮助。
另外,通勤人员不良的健康后果(确实包括较高的癌症发病率)可能主要源于缺乏运动、肥胖和通勤时间长而导致的睡眠不足,乃至上述原因的综合。
但是,有些人别无选择,必须每天驾车出行。研究人员说,为减少其暴露的风险,汽车制造业也可以做得更好,如替代苯和甲醛之类的化学物质,以减少危害性。
二人在论文中写道:“由于长期通勤的人员已属于脆弱人群,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接触苯和甲醛的潜在癌症风险。”
改善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网络还可以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同时在上下班途中增加一些锻炼机会,并有助于缓解城市里交通拥堵的问题。
这一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杂志》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2 | 中国外交部官宣 习近平罕见缺席 失势坐实了 |
3 | 首个政治局委员倒下 习彭再遭重创 |
4 | 惊传:南方航空机长刺杀两名领导后跳楼身亡 |
5 | 习下台前兆?中南海连爆三大事件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2 | 7月起地球将加速自转 原因不明 |
3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4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5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6 | 俄罗斯就快撑不住了 |
7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8 | 彭丽媛也保不住 马兴瑞中途下台不寻常 |
9 | 习再遭重击 再有心腹落马 蔡奇副手被贬 |
10 | 刚卸任两个月 传他在香港出境时被收网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几千年的世界兄弟相残 | 花蜜蜂 |
9 | 剑拔弩张,意在和平 | 施化 |
10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