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3日,宇宙和天体学家提前拿到了圣诞礼物:地球到系外恒星的精确距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亚当·里斯因共同发现暗能量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我在zoom上听到了这一消息,简直幸福得难以言表。”
或许,理论物理学的鼎盛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宇宙天文学和材料物理学的天下。但大家或许也知道,天文学的上空有一朵巨大的乌云:宇宙的膨胀速度和理论不符;为了弥合理论和观测,用两种方法测量出的哈勃常数,竟然又不一致。
两种测量哈勃常数的方法:
首先,哈勃常数的单位公里/秒/兆帕秒(km/s/Mpc)。
第一个是基于宇宙微波背景(CMB),即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弥漫寰宇的微弱背景辐射。我们对CMB已经进行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因此可以区分出背景辐射温度更高和更低的区域,这与早期宇宙中物质的膨胀和收缩相对应。
根据此类数据,对哈勃常数的计算通常会返回的结果大约为每秒每百万秒差距67.4公里。
另一种方法需要测量地球到亮度已知的天体的距离,例如极亮的Ia型超新星和造父变星,后者的亮度具有周期性的变化。
确定它们的绝对亮度后,天文学家就可以计算出到这些天体的距离,因为亮度会以已知的速率随着距离而衰减。因此,有时我们把此类对象称为标准烛光。
后一种方法返回的结果与依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获得的数据不同。借助Ia型超新星,最近计算出每秒每百万秒差距72.8的结果。结合Ia超新星宿主星系中的银河系造父变星,甚至给出了更夸张的结果——每秒每百万秒差距74.03公里。
最糟糕或者说最好的可能性是,我们搞错了关于物质世界的基本原理。比较轻松的解释则是,上述测量方法在技术上都不够精确。
最新的盖亚数据,使用独立于前面两种的视差方法,被科学家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充当最终的裁判。
前段时间在线发布并提交给《天体物理学杂志》的论文里,里斯团队使用新数据将宇宙速度固定在每秒73.2公里/兆帕秒,与之前的值一致,但现在误差范围为1.8%。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2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3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4 | 6万亿美元就要被美国收入囊中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4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5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6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7 |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
8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9 | 传北京4月将有大动作 |
10 | 诡异!中共政治局会议报道不提“习核心”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