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MIT生物学家忧疫苗无效:新冠病毒自实验室外泄

www.creaders.net | 2020-09-12 17:24:47  东森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新冠病毒(Covid-19)起源至今不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劳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分子生物学家艾琳娜.陈(Alina Chan)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来自实验室外泄。但她也提到,如果此理论为真,各界目前积极开发的疫苗可能无法应付未来爆发的另一波疫情。

根据《波士顿杂志》(Boston Magazine),SARS相关研究指出,原始宿主果子狸与人类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出现许多变异。但是,最近的研究却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尽管经过数兆次复制,却仍几乎一模一样,似乎已经非常适应人体。艾琳娜认为这一点非常不合理,试图提出解释。

第一种可能性是,病毒基因突变成为非常适合入侵人体的型态,但似乎不太合理,因为此种突变对于原始宿主非常不利。第二种可能性是,病毒早在人类之间传播好几个月,只是没被发现,但这也站不住脚,因为中国官员不太可能全无发现,即使先前疏忽,事后也可以透过样本追踪早期病毒踪迹,却没有任何发现。

艾琳娜排除多种假说之后研判,病毒只有可能是在实验室里被制造出来的,而且已经在人体细胞上进行实验;也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的"野味市场理论"是错误的。她将此发现撰写成论文,5月2日在网路上公开,并且积极透过推特推广,立刻造成轰动。

科学与医学界一开始都认为该理论可能性极低,也缺乏充足证据,甚至有人直指这个想法很"荒谬",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研究与证据浮现,越来越多人认为艾琳娜可能是对的。

艾琳娜现在一方面持续基因治疗法的计划,另一方面开发一款追踪病毒基因组的线上工具。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科学家找上她,一起讨论研究与发现,试图找出病毒起源,避免未来疫情再度爆发。

但是,艾琳娜指出,如果此理论属实,病毒可能已经长时间在实验室经历溷合、搭配的试验,万一未来再度爆发疫情,"这些病毒之间的差异可能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的疫苗全都无法有所作用"。但她也说,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找到它的来源并且消灭它"。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