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等机构在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刊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唾液病毒载量,在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周最高,之后随时间下降。
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新冠肺炎患者在初期具有最高的病毒载量,可以解释新冠肺炎快速传播的特性。
澎湃新闻报导,作者指出,三分之一新冠肺炎患者的口咽后(深喉)唾液样本在20天或更长时间内仍能检测到病毒RNA,尽管其抗新冠病毒表面和内部蛋白的抗体已经形成。病毒峰值载量与年龄呈正相关,血清抗体水准与临床严重程度无关。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第10天或10天后,出现抗体反应。
作者认为,此一发现强调对高风险个体严格控制感染,和早期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
新加坡研究人员之前也有类似发现。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日报导,新加坡科研人员针对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初期症状虽然轻微,但却是体内病毒量最多的阶段,随着症状发展病毒量逐渐减少,这意味患者体内病毒量与症状严重度并不呈正相关。
上述香港大学的最新研究,是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控制系等机构共同完成,责任作者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控制系Kwok-Yung Yuen博士。
作者还指出,新冠病毒载量与流感病毒载量相似,均在症状发作前后达到高峰。而SARS冠状和MERS冠状病毒的病毒载量分别在症状发作后10天左右和第2周才达高峰。
作者认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状出现时病毒载量高,显示该病毒易于传播,即使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此一发现可以解释在社区和卫生保健环境中,出现的有效人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