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信息時代 > 正文  

南瓜怎麼選怎麼吃最營養?

www.creaders.net | 2017-11-27 11:38:50  谷傳玲營養師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南瓜上市,外表有的金黃有的墨綠,有的長有的圓,不同南瓜營養和口感有何區別?

說起營養,還有人為了降糖頓頓吃南瓜,這可行嗎?

說起營養,南瓜可炒、可蒸、可煮,怎樣烹調最營養呢?

一、南瓜小百科

南瓜是起源於美洲大陸的葫蘆科南瓜屬蔬菜,包含中國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三個種。

中國南瓜又叫倭瓜,像蜜本南瓜、牛腿南瓜、蛇南瓜、大磨盤南瓜、小磨盤南瓜都是中國南瓜的不同品種;

蜜本南瓜

牛腿南瓜

蛇南瓜

大磨盤南瓜

小磨盤南瓜

印度南瓜又叫筍瓜,也叫金瓜、栗面南瓜、西洋南瓜,市場上的貝貝南瓜、日本南瓜、貴族南瓜都屬於印度南瓜;

貝貝南瓜

日本南瓜

貴族南瓜

那種能長到幾百公斤的巨形南瓜也屬於印度南瓜;

而美洲南瓜又名西葫蘆、攪瓜,包含我們常吃的西葫蘆,也包含一些奇形怪狀的觀賞型小南瓜(又叫玩具南瓜)。

西葫蘆

二、南瓜不同種,營養、口感有差異

本文討論的南瓜是我國百姓口中的南瓜(中國南瓜和印度南瓜),它們富含的β-胡蘿蔔素不僅讓南瓜肉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還能在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緩解長期用眼引起的眼睛疲勞和乾澀;

南瓜提取物南瓜多糖具有降糖作用,可以幫助糖友平穩血糖;

而南瓜中的果膠不僅能增加飽腹感,有利降體重,還能調節腸道菌群,進而緩解便秘、降低體內毒素。

不過它們在營養和口感上也有差異,總體上來說兩種南瓜都口味甘甜,但是中國南瓜含水量大,纖維粗一些,適合做菜和熬粥;

而印度南瓜水量小、纖維細一些,口感粉糯,有淡淡的栗子味,更適合蒸食。

同一個種不同品種之間也存在差異,比如同為中國南瓜,磨盤南瓜就比蛇瓜水分含量少,口感更粉,適合熬粥,而蛇瓜適合炒菜,至於蜜本炒菜或熬粥都行;

而同為印度南瓜,貴族南瓜和貝貝南瓜就比日本南瓜水分含量更少一點,口感更糯;吃得時候得小口吃,否則容易噎着。

三、南瓜降糖不靠譜

雖然南瓜中的果膠和南瓜多糖都有降糖的效果,但是這不等於直接吃南瓜有利於降糖,因為南瓜除了含有降糖的果膠和南瓜多糖外,也含有升糖的澱粉和果糖、葡萄糖等,它們的共同作用到底升糖還是降糖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對數十位糖尿病患者做的實驗結果發現,患者吃南瓜後的血糖要比吃南瓜前增加1~ 2毫摩爾,這說明直接吃南瓜並不降糖。

雖然直接吃南瓜不降糖,但是同等能量的南瓜與米飯或饅頭相比血糖負荷都低,有的糖友會想,豈不是只吃南瓜不吃米麵血糖更平穩?

不過營養上並不推薦這樣吃,因為米麵也是每日蛋白的一個重要來源,而南瓜與米麵相比蛋白含量太低。

最合理的吃法是用南瓜替代部分主食。

四、雖然蒸食最營養,但不適合所有南瓜

研究發現,蒸、煮、炒三種烹調方式均會破壞胡蘿蔔素、維生素C、蛋白,其中胡蘿蔔和可溶性蛋白降低最多的是炒,維生素C降低最多的是煮;

煮會降低可溶性固形物,但炒和蒸會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而考慮限油減鹽,蒸或者煮更佳;

但是與蒸、煮相比,炒南瓜香氣更濃,色澤更好,更能誘發食慾。

綜合分析,適合蒸食的印度南瓜就蒸食;

適合做粥或做菜的就做粥,但是如果嫌棄味道寡淡那就做菜,做菜時少放油鹽就好,至於損失的營養,通過搭配其它食物也能補充,所以不用糾結營養的問題。

挑瓜小竅門:

中國南瓜和印度南瓜都有各種形狀的,有的兩種南瓜形狀還很類似,具體怎麼區分呢?

看瓜柄,中國南瓜的瓜柄是五棱形的,是硬的,而印度南瓜的瓜柄是圓形的,是軟的。

挑選時注意瓜面完好無損,不要有明顯的傷口,瓜炳明顯木質化、果皮硬、果皮色澤灰暗,有點灰頭土臉的感覺;

如果是切開的瓜,挑選果肉金黃、種子飽滿的一般都是充分成熟的;

但如果喜歡吃嫩南瓜,就選看起來水靈的,果皮光澤鮮亮的。

   0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