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日学者大隅良典 获诺贝尔医学奖

www.creaders.net | 2016-10-03 11:46:59  联合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细胞自噬过程 图/联合报提供

  二○一六年诺贝尔医学奖三日揭晓,由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获得,他发现并清楚解释"细胞自噬"(autophagy)机制,进而找出"细胞自噬"所需的基因,这些基因若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癌症、巴金森氏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目前研究人员正针对这些疾病的"细胞自噬"机制研发新药。

  诺贝尔委员会的颂词说,autophagy源自希腊字auto(自己)和phagein(吃),意为"自己吃"。研究人员在一九六○年代就观察到细胞可能会自毁细胞的内含物,以薄膜包覆这些物质,形成囊泡,再输送到回收间,称为"溶小体"(lysosome),在溶小体内分解回收,但当时对此现象所知不多。

  "细胞自噬"这个词由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在一九六三年所创,他在一九七四年因发现细胞结构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颂词说,直到大隅良典在一九九○年代初的一连串"绝妙"实验,"细胞自噬"机制才真相大白,他用面包师的酵母来找出"细胞自噬"所需的基因,并以酵母的"细胞自噬"机制来示范人体细胞内的类似机制。

  大隅示范的机制类似垃圾回收分解再利用的机制。颂词说,大隅良典的发现"开创了新的范式,有助我们了解细胞如何回收再利用它的成分。"

  七十一岁的大隅得知获奖很意外,他表示,他从未想到会得奖,他过去几十年每天用显微镜研究酵母,"年幼时,诺贝尔奖是梦想,但开始我的研究后,就不去想它了。我不习惯与很多人竞争,做没人做的事更有趣,这就是科学,从发现中找到乐趣。"

  诺贝尔奖通常颁给几十年前的发现,以确保禁得起时间考验。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