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靠这个,中国科学家能拿下诺奖不

www.creaders.net | 2016-03-11 07:29:30  科技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美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因关于反物质的预言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3月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能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值得期待。

  综合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这一发现将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杂志上。

  2008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3名物理学家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通过数学模型“预言”了量子世界对称性自发破缺现象的存在机制和根源。这些预言直到本世纪初才通过高能粒子实验验证。

  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他们的理论为解释宇宙构成提供了线索。

  根据已知理论,大约137亿年前,宇宙在一次“大爆炸”中诞生,大爆炸应该产生了等量的粒子和反粒子,分别构成物质和反物质。粒子和反粒子质量一样但电荷相反,一旦碰撞将在释出光后“同归于尽”。因此,如果两者始终并存,宇宙中的物质最终将消失殆尽,但是,现在的宇宙中只有粒子“幸存”,没有发现反粒子。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基本粒子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野崎光昭说:“但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几乎都由物质组成,反物质究竟去了哪里?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两位教授的理论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线索。”

  中国的反物质研究

  中国的反物质研究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担任技术顾问,因此西方称他为“中国反物质武器之父”。外界认为,赵忠尧是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这个发现足以使他获得诺贝尔奖。

  但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1932年在云雾室中观测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逊,而不是1930年首先发现了正负电子湮灭的赵忠尧。安德逊也承认,当他的同学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出来的时候,他正在赵忠尧的隔壁办公室,他的研究是受赵的启发才做的。

  赵忠尧简介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浙江诸暨人,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的鼻祖,中国核事业的先驱之一,南京大学物理系杰出校友。

  194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原子核反应研究。1950年回国,先后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6月被聘为中科院院士。

  1955年,赵忠尧用带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并进行了原子核反应的研究。9年之后,中国第一团“蘑菇云”在祖国大西北升空,是第一个看到“蘑菇云”的中国科学家。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排队结汇!人民币大跌
2 兵败如山倒全家出逃 习老朋友倒台?
3 落下帷幕!中国崛起,全剧终
4 无药可救 最危险的时刻来了…
5 中国突传重大经济信号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