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绝对的,除了死亡和税收。”
事实上正是如此,我们无法躲过死神的镰刀,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且必将经历的一个生命过程。
对死亡的深刻思考会影响到我们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也正是各个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对死亡始终保持研究兴趣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关于死亡的5个真相,涉及了包括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内的各个研究领域,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了解死亡这件事。
1、尸体的“怪异甜味”
其实人体腐烂分解的过程很复杂,涉及400多种挥发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大部分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
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5种酯类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的醇类和酸性物质)是人类所特有的,有趣的是,水果腐烂也会分解出这些化合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尸检人员或殡葬从业者常常会用“怪异的甜味”来形容尸体的味道。
2、人死后指甲和头发不会变长
你可能听说过一种恐怖的说法:人们死后指甲和头发还会不断张长,让人不禁想起了电影中干尸出土后蓬头散发、张牙舞爪的样子。
这种观点源于人们对尸体头发和指甲的实际观察结果,但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是肉体在缓慢的腐烂过程中会因为脱水而缩小,这使指甲和头发"看起来"还在不断张长。
在人死后的一段时间里,皮肤下的毛囊和指甲基质还“活着”,但这些器官都需要激素调节来刺激头发和指甲生长,而人在死后不久便会停止分泌构成头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和油脂。
3、端粒长度可预测寿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细胞会无休止地进行分裂。1961年,科学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现象,一般细胞在分裂50-70次后便会停止复制。
人体细胞的死亡和端粒(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息息相关: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都会缩短,当端粒变得过短时,分裂停止,细胞就会死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可以用来预测寿命。
如果端粒长度确实能够控制衰老速度,那么人类就有可能通过控制端粒的长度来延长寿命,不过以目前人类对端粒的了解,还无法做到这一点,但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索中。
4、人们对死亡的恐惧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不会担心和恐惧死亡。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与青年人(18-25岁)相比,60多岁的人和中年人(35-50岁)对死亡的焦虑较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在20多岁达到顶峰,之后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下降。
对于男性来说,下降趋势在60多岁时趋于稳定,而女性在40多岁到50多岁之间对死亡的恐惧感略有上升(这种趋势仅在美国样本人群中出现,巴西、菲律宾、俄罗斯和韩国的调查报告中没有出现类似趋势)。
5、对死亡的思考使人们产生偏见
思考死亡会触发人们的不同情绪,引发各种关于死亡的联想和想象。
研究结果表明,与思考其他焦虑情绪源相比,思考死亡会让人们对种族主义者更加宽容,更痛恨妓女,甚至会让自由主义者也举起反对同性恋权利的旗帜。
思考死亡会让人们想要生更多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中留下更多自己存在过的痕迹,换句话说,思考死亡使人们对永生的渴望更加强烈。甚至有一些证据表明,面对死亡时,非宗教人士也更愿意相信上帝和来世。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2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北京这下慌了 |
3 | 蔡奇突然反水 和习唱对台戏 |
4 | 炸烂北京!录音曝光习一脸懵逼 |
5 | 凯特王妃参加国宴美翻天 马克龙这表情…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2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3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4 | 坦克车队夜过长安街 北京果然出事了 |
5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官媒慌了! |
6 | 蔡奇公然僭越 北京谁当家? |
7 | 影片疯传引联想 北京这下慌了 |
8 | 川普话音刚落 暴涨开始了 |
9 | 川普自爆“敢犯台就炸烂北京” 习当场懵了 |
10 | 女子坐11小时飞机回国后突去世 这几类人要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