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析接触常见化学物质致癌风险的新研究,常常伴随着叫嚣“某种东西致癌!”的新闻大标题。因此,当英国《癌形成》杂志上周发表一项有关这个主题的研究时,我捂着耳朵等待着。
对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加大患癌风险的某些担忧是合理的。世界卫生组织(WHOI)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7%至19%的癌症病例由接触已知的致癌原造成。全世界每年新诊断出的癌症病例约1400万个,造成极大的个人与财产损失。
有关此类研究的新闻报道往往采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加剧人们对化学物质的不理性恐惧。就这个最新案例而言,《每日邮报》没有令人失望,以大字标题宣称,炸土豆、洗手液和防晒霜这三样东西加起来可能致癌。《每日邮报》对于把事物分成两类——要么致癌要么防癌——所作的夸张贡献名扬四海。
IARC按致癌确定性自高而低给化学物质分级。比如,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最近被列入第二组,即对人类来说有可能致癌。
很多研究都声称,各色食物要么会加大患癌风险,要么可以防癌,但相关证据又是却缺乏说服力。接触高剂量的草甘膦(农民大量喷洒这种东西)可能与罹患淋巴癌有关联,但这方面的数据有限且彼此冲突。
此项研究考察了从随机食谱中提取的50种常见配料的致癌风险,极好地展示了权衡致癌风险 的相关证据有多困难。
有关医学研究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往往缺乏说服力,但责任并不总在记者和博主身上。对最近一项科学研究(围绕吃红肉与患胰腺癌的风险)的相关报道开展的分析显示,多数记者只是“反刍”了新闻稿提供的消息。
他们考察了85中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在有些情况下,与某种物质相对应的研究只有一项,因此证据极为有限。
“哈利法克斯计划”提出一种有趣的假设:接触低剂量的混合化学物质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而致癌。研究报告的作者们提出。WHO评估化学物安全的努力应与我们当前对癌生物学的认识协调起来。
这篇论文中最有力的一句话或许是:“在这种假设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宣传之前,首先需要对这种假设开展严肃的研究。”
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有意思的成果是,在评价化学物质的风险时改变研究与管理策略,使用“有害结局路径”的概念模型。
换句话说,应当在癌症标志物的背景下解读接触低剂量化学物的致癌风险。这为理解癌的生物学和描述肿瘤的特征(比如持续生长和心血管的形成等)提供了机械论框架。
标志物概念一直是癌生物学中一股令人振奋的力量。它的一大优势在于以组织原则的形式科学解释了癌症的复杂性。它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站得住脚。把每种孤立的标志物作为参照评估化学制剂的致癌风险完全没有抓住要点。
对某种单一特征产生作用未必等同于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此外,围绕单个化学物或混合化学物对整个人体的影响,要在现实世界中转化实验室里的发现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达伦·桑德斯 金霍恩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家)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传:外交部官员携密件叛逃俄罗斯 倒逼王 |
2 | 不要看走眼,他才是结束习的“狠角色” |
3 | 中美要打仗?美方私下动作惊人 |
4 | 马斯克,突爆大消息! |
5 | 清华博士不顾父母下跪哀求 执意出家为僧 如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2 | 后习近平时代的“静音模式”与 | 文庙 |
3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4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5 | 709 与 404 | 谢盛友文集 |
6 | 中国抗战胜利的最关键原因:令 | 赵大夫话室 |
7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8 | 2024回国:华东行-黄山杭州 | 马黑 |
9 | 去了趟台湾,一生怀念 | 弓长贝占郎 |
10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MAGA主旋律.对等关税很正常.美 | 木秀于林 |
2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3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4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5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6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7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8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9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10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