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Cry1Ab还可以抵御玉米夜蛾。但是科学家还预测,会有足够的玉米夜蛾能够生存下来,从而使这种害虫产生对Cry1Ab毒素的抗药性。北卡罗来纳州的昆虫学研究者Fred Gould也参与了当时的这项研究。
15年以后,北卡罗来纳州的另一位学者打算了解一下,Gould的预测到底是否正确。
“我们希望在实地进行一次观测性的研究,了解在20世纪90年代做出那样的预测后,事情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有任何迹象表明,玉米夜蛾真的产生了抗药性,”领导这次研究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学助理教授Dominic Reisig说。
Reisig与他的合作者,克莱姆森大学的Francis Reay-Jones评估了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最近两年的玉米作物,得到了确凿无疑的结论。
在20世纪90年代末,Cry1Ab毒素对于确实起到了减少玉米夜蛾幼虫数量和减小幼虫大小的作用。但是Reisig和Reay-Jones发现,现在Cry1Ab毒素在这两方面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Reigis说,“我们曾经得到过警告,玉米夜蛾可能对这种毒素产生抗药性。但是我们使用Cry1Ab的方法却没有任何变化,现在玉米夜蛾似乎真的产生了抗药性。”
但是,Reisig也提到,他们不能说玉米夜蛾肯定产生了抗药性,因为这项研究是实地研究,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用纯的Cry1Ab毒素进行的试验。
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判断Cry1Ab毒素在真实世界中的效果。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夜蛾对转基因棉花中的Cry1Ac毒素反应不大。”
“这个发现目前对经济的影响不大,”Reisig说。“因为农业公司已经开发出了更有效的新苏云金杆菌毒素,用来防治玉米夜蛾。
“但是,这项研究仍然非常重要。我们一直使用的判断抗药性的方法不够严谨。以前我们一直在实验室里用诊断剂量来判断抗药性。我和其他很多人都觉得,实地观察可以发现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这样的方法基本上被忽视了。这也是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之一。
“这些发现提醒我们,我们要关注有关抗药性的潜在线索,”Reisig说。“我们不能指望总能找到新的转基因毒素,来代替旧的那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刚刚,突传利好!美国、欧盟,大消息 |
2 | 结束“一尊” 还得是温家宝这个“狠角色” |
3 | 北京高材生惨遭4男性侵 复仇连屠6人 |
4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5 | 中美要打仗?美方私下动作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MAGA主旋律.对等关税很正常.美 | 木秀于林 |
2 | 美国250周年,这一点证明不是 | 阿妞不牛 |
3 | 马斯克是野心家阴谋家? | 蛇形刁手 |
4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5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6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7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8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9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10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