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核心提示: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5月19日报道,研究人员对121份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基因分析之后发现,大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最适合消化肉类。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5月19日报道,研究人员对121份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基因分析之后发现,大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最适合消化肉类。然而,大熊猫实际上在过去至少700万年里一直进食竹子,而竹子作为大熊猫的单一食物来源也至少有200万年的历史。
美国《微生物学》网络杂志19日发表的这一研究成果也许对这种濒危物种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目前仅有约1600只野生大熊猫仍然生活在中国的森林里。
论文作者写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特殊性或许令大熊猫面临灭绝的高危风险。”
从理论上说,大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应该很活跃。大熊猫每天要吃28磅(1磅约为0.45千克)竹子,消化这些食物需要长达14小时。竹子进入大熊猫的肠道后,消化酶应当开始忙于消化这些纤维。
在某种程度上,大熊猫已经适应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食草习惯。研究指出,它们有“强大的颚和齿”,能够分解大量的纤维。
但另一方面,进化显然抛弃了大熊猫。它们没有像其他食草动物那样进化出较长的肠道,以便自己有更多时间来分解难以消化的植物。它们也没有改变DNA,以便产生不同种类的酶来帮助消化竹子。
那么大熊猫是如何应对的呢?只有一种可能性,研究人员写道:“大熊猫似乎别无选择,只有依靠共生肠道微生物来适应高纤维饮食。”
因此,来自中国多所大学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大熊猫粪便进行了研究。他们采集了45只野生大熊猫的粪便样本——24只成年大熊猫,16只幼年大熊猫和5只尚未断奶的幼仔。
在对样本进行DNA排序之后,研究人员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其中最出人意料的是,从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来看,大熊猫很像食肉动物,尤其像黑熊、北极熊和眼镜熊,缺乏擅长降解纤维的肠道菌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2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3 | 鹅蛋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也很少有卖 |
4 | 前春晚名嘴赴瑞士安乐死 儿子7年后泪洒镜 |
5 | 滚烫的开水千万别倒下水道 小心后悔都来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才是中南海变天关键一子 |
2 | 趁习不在 公安部人事突变 |
3 | 王毅如“过街老鼠” 党媒装疯卖傻 |
4 | “看到中国正在如此之快地赶上来令人震惊” |
5 | 中国人“生死轮回”的说法 很可能被证实是 |
6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7 | 张又侠“枪指挥党” 政治局势力版图大变 |
8 | 印航坠机241死 调查出现重大进展 |
9 | 小鲜肉被大38岁女星包养13年 成中国富豪 |
10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