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信息时代 > 正文  

中国科学家:H7N9可能经飞沫高效传播

www.creaders.net | 2013-07-19 20:00:24  新华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科学家1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的迄今最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它有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研究人员说,这意味着全球需加强相关防控准备。

  今年3月底到5月初,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从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的家禽市场、家禽养殖场、野生鸟类栖息地和屠宰场采集了1万多样本,经培养确认了50多个H7N9病毒株。为了解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人员对其中具代表性的37个H7N9病毒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与5个从人类身上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这些H7N9病毒株特别相似,只有数十个氨基酸的差别,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却比较大。不过,所有人类和禽类病毒株均可与人类唿吸道受体相结合,一些病毒株还保持着与禽类唿吸道受体结合的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与人类传播情况相近的雪貂,做了5个H7N9病毒株的传播能力实验,其中两个病毒株来自鸡与鸽子,另三个病毒株来自上海与安徽发生的最早3例人感染病例。他们发现,除了来自鸡的病毒株外,其余4个病毒株都可以通过唿吸道飞沫传播,而来自安徽人的病毒传播效率最高。

  结合基因组测序成果,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说明H7N9病毒株可能只需要几个氨基酸的突变,就会变得跟来自安徽患者的H7N9病毒株一样,在哺乳动物间高效传播。”

  研究人员还利用小鼠等测试了H7N9的致病能力。他们发现,从禽类中分离的H7N9病毒株容易在鸡和小鼠中复制且不会引起任何疾病,而人类病毒株则会让小鼠体重减轻多达30%,甚至死亡。

  研究人员指出,H7N9对家禽不致病,可能会在家禽中“沉默地复制”而不引人注意,这增加了它传染给人并获得更多变异成为致病、传播能力更强病毒的机会。

  中国采取的关闭活禽市场等措施已有效防止更多人感染,但陈化兰说,H7N9传播的风险依然很大。“对H7N9必须要有人类疫苗的储备,并在政策与措施上有所准备,要不然可能会措手不及”。

   0


相关新闻
中国官方终于承认“疫情” 医院立提示牌防禽流感 美国宣布拨款逾3亿美元
美国禽流感再现新突变 恐增传人风险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